杨元庆:建议加强“智能+”时代质量提升,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来源:金融界网站
今年全国“两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就数字经济、效率红利等提出相关建议。
其中,杨元庆在《关于加强“智能+”时代质量提升,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建议》中,建议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在产品设计、标准体系建设、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评价和标识制度等方面,依托领军企业的经验和资源,形成产学研用共同推进可靠性质量的局面,大幅提升关键设备、关键工艺的水平。
他还建议,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质量提升机制,通过收集并深度挖掘不同渠道的生产检测、消费者使用、产品售后服务、机械设备阶段性效能评估等数据,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提升中国品牌的美誉度。
“智能+”时代将重新定义产品和服务的形态,对质量分析和管理手段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杨元庆认为,一方面,消费和市场需求不断向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演进,催生了大量的智能化装备、产品和服务,对统的质量分析和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对质量分析和管理技术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他建议,国家实施“智能+”时代质量分析和管理提升行动,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行业领军企业的作用,与行业主管部门、检测机构、科研院所一起,加快推动新技术的逻辑、算法与质量分析和管理方法融合,不断提升质量分析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为质量强国建设保驾护航。推出我国主导的新一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打造比ISO9000更高的质量标准品牌,助推产品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关于加强“智能+”时代质量提升,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建议
---杨元庆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和“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任务。随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建设质量强国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品质量的提升成为质量强国战略的支点和基础。
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依然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质量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产品质量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质量强国建设任重而道远。我国制造业部分领域产品的质量、可靠性、稳定性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比如,芯片80%依靠进口,数控机床所需的高档功能部件70%依赖进口,涡喷、涡扇发动机轴承寿命仅为国际先进水平的十分之一,汽车涂装、焊装和总装设备本土化率只有20%,整车产品可靠性较差等 。可靠性差不仅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效率和寿命,更严重削弱了我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产品可靠性差,从技术层面看,主要是我国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着“重主机、轻零配件”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关键零部件,大部分或全部依赖进口。从管理层面看,我国尚未完成从满足规定要求的“符合性”质量向满足使用要求的“可靠性”质量的转变。部分优势领域,如电子信息制造、航空航天、高铁等,由于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新名片”,质量的定义也已经由关注性能及可靠性转变为关注用户的产品体验,质量评价由追求“合格率”转变为追求“满意度”。
随着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产品质量的需求将不断提高。2018年凯捷咨询发布的《世界质量报告2018-19》提出,用户体验首次成为质量保证环节的重中之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将在两到三年内成为推动质量分析和管理手段转型的最具颠覆性的力量。加强“智能+”时代产品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必由之路。
针对目前我国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产学研用共同推进适用性质量和可靠性质量的局面,守住质量的“底线”。
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在产品设计、标准体系建设、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评价和标识制度等方面,依托领军企业的经验和资源,形成产学研用共同推进可靠性质量的局面,大幅提升关键设备、关键工艺的水平,并加大政府和第三方机构对产品可靠性、适用性等的传统质量监督,守住质量的“底线”。尤其是在标准化方面,在产品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推动在侧重制定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向侧重制定可靠性指标转变。
第二、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企业数据与产品质量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提升中国品牌的美誉度。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质量提升机制,通过收集并深度挖掘不同渠道的生产检测、消费者使用、产品售后服务、机械设备阶段性效能评估等数据,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将质量提升从过去的以“企业感觉”为主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为主,推动质量提升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真正形成更有效率的质量投入——产品收益正循环,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中国品牌的美誉度。同时,政府需要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诚信体系、制度和文化环境,推进产品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开展产品体验质量提升试点行动,在重点优势领域先行先试。
第三、综合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大幅提升质量分析和管理时效,不断提升质量分析和管理水平。
“智能+”时代将重新定义产品和服务的形态,对质量分析和管理手段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消费和市场需求不断向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演进,催生了大量的智能化装备、产品和服务,对统的质量分析和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对质量分析和管理技术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建议国家实施“智能+”时代质量分析和管理提升行动,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行业领军企业的作用,与行业主管部门、检测机构、科研院所一起,加快推动新技术的逻辑、算法与质量分析和管理方法融合,不断提升质量分析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为质量强国建设保驾护航。推出我国主导的新一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打造比ISO9000更高的质量标准品牌,助推产品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